小程序 公众号
外资险企常出现"水土不服"的情况 困局多来自股东博弈_保险

发布时间:2017-08-21 15:42:05

标签:困局 股东 外资

浏览(95269)

  据北京搬家了解,继年初出台吸引外资“20条”后,国务院日前又印发一个重要文件——《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》(下称《通知》)。

  《通知》指出,要从五个方面提出促进外资增长政策措施,明确银行、证券、保险等行业对外开放时间表、路线图。

  那么,当前,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如何?保险业还能开放哪些领域?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境况怎么样?

  外资困境系股东博弈

  “保险业已经基本兑现中国入世时承诺的各项条款。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、保险学院院长助理王国军在接受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采访时说,“目前,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展业几乎没有限制。”

  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底,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57家外资保险公司。其中,财产保险公司22家,人身保险公司28家,再保险公司6家,资产管理公司1家。

  不过,2015年,外资机构在财险和寿险的市场份额分别只有2%和6.6%。另据《2016年中国保险行业国际化发展观察》,2016年保费规模的工银安盛保险,在寿险公司中仅排名第13。保费收入排名前30的保险公司中,仅3家外资保险入围。

  究其原因,王国军认为,“外资保险公司大多以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,在中外股东的相处中,公司文化和管理理念存在较大分歧,常常出现"水土不服"的情况,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市场。”

  “具体地,一些外资保险公司将亚太总部设在新加坡,在管理过程中,中国市场要设计推出一款产品,需要通过亚太总部向总公司、母公司汇报,一来一回,市场先机就没了。”王国军分析。

  一家外资保险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外资股东与中资股东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很大分歧。一般地,外资股东更看重业务质量和公司利润,中资股东则更重视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。”

  “事实上,一些外资保险公司往往不太受总公司、母公司的关注。”王国军告诉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,“绝大多数是作为外资了解中国保险市场的前沿阵地,没有对中国保险市场投入足够的精力。”

  一位资深外资保险公司从业人士坦言:“外方股东并没有给予合资公司太多资源,而是作为全球化战略中的一枚"棋子"。相反,中方股东投入更多资源,也占据了更大的话语权。”

  2020年或迎井喷式发展

  “并不是说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不成功,其实也有成功的案例,比如友邦保险、瑞士再保险、慕尼黑再保险等。但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确实不如市场预期。”王国军指出。

  那么,在国务院要求保险业进一步明确对外开放时间表、路线图后,外资保险公司是否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?

  中德安联首席营销员渠道官李新祥在接受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在"跑马圈地"的初级市场中,讲求专业精准、效益优化的外资保险公司优势并不明显,发展相对迟缓。但是,当市场进入个性化区分时,我们的优势就开始凸显。”

  “事实上,外资保险公司近两年已经有了起色,并开始加大投入,预计2020年外资保险会呈现井喷式发展。”李新祥坦言,“我们始终将企业发展方向与监管革新保持高度一致。比如,我们对快返型高现金价值产品兴趣不大,因此,资本占用率高的产品占比相对较小,这样公司就能更着重长期期缴产品、保障型产品的开发和销售。此外,像我们这样拥有高度专业背景的合资险企,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视野、全球化资源,发挥自身优势,加速提升发展。”

  王国军表示:“目前,在我国设立的外资保险公司大多成立于2010年之前,这些机构在设立时有着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局限性。比如,一些财产险公司初是以分公司形式存在,后来经过"分改子"才以子公司形式运营。因此,现在这个时间点引入更多外资机构是一个不错的时间点,尤其是一些有特色、技术能力的公司,比如,互联网保险等。”

  不过,一家外资财产险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:“其实,展业限制早就没有了,但是,具体执行起来,外资保险公司还是有很多壁垒。比如,一些与政府相关的大型项目,外资保险公司很难参与。一些大型国企的招标,外资保险公司基本上无法中标。曾有一家国企负责人表示,一旦与外资合作,需要递交多份解释报告,手续和流程非常繁琐。对于这样的境况,我们只能表示理解。”

24小时搬家服务电话
400-003-8686
在线咨询
电话
微信下单
返回顶部
Baidu
map